有个朋友去了美国,既不上学也不工作,租了间房子,
坐在窗前发呆,而且是长时间发呆。他写信来说,那里的景色极好,
屋外是个大大的湖泊,寂静的湖边能看见松鼠。
他的信挥挥洒洒,边叙边议外加上抒情,看得我心里暖暖的。
这厮到了美国,写信翻出自己的兜儿,弄得我好感到,跑到
文具店里买了一大堆漂亮的纸信封,盘算着好好回信,也翻翻我的兜儿。
所谓的“翻兜”,有个文雅的说法叫作“笔谈”,就是写信交流思想情感。
早若干年,报上就说如今的人们愿意打电话,不愿意写信,现今的新手段是
E-MAIL抑或微博。如果说写信只是报个平安,托人办事,那不如打电话 ,发邮件。
节约纸张节约能源。写信的不可替代性就在于“翻兜”,人们不愿意写信,
除了有其他沟通手段外,就是因为自己懒得“翻兜”。
我朋友出到异地,难免得人生地不熟,还没有个确切的目标,免不了发发呆,
写写信。也算是消遣。
我的回信可就困难了,生活也不是多精彩,感受也不是丰富。想多写几张信
纸却又憋不出来,只能草草地写上几段前言不搭后语的话,寄走了事。
实际上,我特别希望拥有笔谈这种享受,喜欢漂亮的纸张亲切的笔迹,
但我怀疑这享受能否到来。我那朋友总不能老坐在美国发呆,他会在那里找
到目标,并把一时的脆弱藏到某个角落,不轻易地翻出来。
这是我们的习惯了的生活。
评论